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建强基层组织堡垒的关键,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着力点”。近年来,滁州市坚持党建引领,按照“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的要求,大力实施集体经济“强村”行动,因地制宜拓展特色农业,做强工业园区,深化农文旅融合,推动“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进一步提升村集体经济质效。2022年,全市1021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平均达48.81万元,50万元以上强村占比达30%以上。
拓展特色农业,推动村集体经济“开花结果”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在来安县大英镇安徽耘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水稻育苗基地,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抗逆育种研究室主任张德文正在指导绿色香型水稻新品种试验育秧工作,通过专家点对点服务、技术培训与指导、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以优质新品种助力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作为安徽省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耘泰农业通过土地流转建成有机稻米基地1300亩、高安全标准(超日标)稻米基地1300亩、绿色稻米基地4000亩,连续9年通过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并在种植基地核心区500亩高标准农田上,充分接入农业物联网、灌溉自动控制、农产品安全溯源等现代农业设施,构建起一个“从生产到销售、从农田到餐桌”的现代农业智能化服务体系,推动农产品生产安全、高质、绿色和生态。
来安县大英镇有机稻田示范基地。高尚文供图
做强工业园区,助推村集体经济“换挡提速”
走进定远县仓镇农民工创业园区,一座座标准化厂房引人注目,一条条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位于仓镇镇政府北侧的农民工创业园内的安徽三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开足马力、加班加点地赶订单。在这里上班的村民周维飞月工资5000多元,厂里还包中午晚上两顿饭。“我原来在广东那边上班,照顾不到家里的老人和小孩,自从有了产业园,我们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周维飞开心地说。
定远县仓镇农民工创业园航拍图。高尚文供图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工业经济发展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近年来,仓镇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融合资金创基地”的思路,整合城乡增减挂钩指标220余亩,集中投放支持集体经济工业园建设,强化扶贫资产的效益发挥,建设农民工创业园,以“共招、共建、共帮、共享”的模式发展能扎根本土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采取固定资产“入股分红”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
深化农文旅融合,激活村集体经济“一池春水”
“五一”期间,位于南谯区施集镇井楠村的“网红景点”井楠民宿里人潮涌动,累计旅游人次突破两万,到处是来自长三角地区的游客在团建、游乐......“前面几天连续满房!”滁州井楠生态富民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曦介绍,井楠茗宿是当地第一个以乡村振兴结合文化旅游为内涵发展、以休闲体验为主题的民宿项目。
南谯区施集镇井楠茗宿全景。高尚文供图
井楠村地处琅琊山西山脚下黄栗树水库上稍,自然资源优越,素有“皖东茶乡”之称。近年来许多村民外出务工并在城里定居,家中老房子常年闲置的越来越多。“2019年,由滁州市国有旅游公司和区、镇、村共同出资6000万元,成立滁州市井楠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通过租赁闲置的宅基地和房屋,共同打造民宿项目,农村闲置宅基地得到有效利用。”井楠村党总支书记韦兴旺介绍,“我们以茶叶产业为依托,积极打造山美、水美、茶香为特色的休闲旅游型特色村庄,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了60万元。”
近年来,南谯区借助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改革,探索“旅游+”“产业+”“教育+”等多种盘活利用模式,积极发展农业农村新业态。同时,借助打造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建设契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充分利用采摘园、农家乐等丰富的农旅资源,举办乡村旅游采摘节等活动,带火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致富。(高尚文)
http://ah.people.com.cn/n2/2023/0530/c358344-40437084.html
编辑:江楠 审编:AD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是为了信息传播,不代表中国企业慈善公益网域名:QIYEGONGYI.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企业慈善公益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益云融媒体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联系电话:400-8059-268 |